知方号

知方号

世间最温暖的情怀:大寒夜,江畔围炉吃火锅<家用燃气多少钱一个字儿>

世间最温暖的情怀:大寒夜,江畔围炉吃火锅

香啊! 中华火锅煮了4000年

什么叫幸福?大雪纷飞的冬天,呼朋唤友,围炉吃火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大概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89年在位于南京高淳县固城镇的朝墩头遗址,出土了一件“四足双层方陶鼎”。这是4000年前的生活用品,有些残缺,仍能看出它“上下两层”的结构。先民们可能是在下一层点着火,上一层的锅中烹煮食物。

在商周青铜器中有一种鼎是炊器与盛器的结合体,这种鼎,其实就是“火锅”。在北京故宫中西周有盘鼎,又名灶鼎。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在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只,西周贵族吃的是“小火锅”。

吃火锅,在战国时期已经比较普遍,此时更形象的叫法“温炉”。上下两层,上层盛食物或酒浆,下层放炭火。汉魏时期,有各式各样的火锅,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 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

在唐代,富人设家宴时一般都会备火锅。宋代吃火锅则很平民化,在当年的黄河流域一带,民间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便认为入冬了。这一天家家都举办“暖炉会”,过节般地围着火炉吃火锅。

辽代契丹人发明“涮火锅”,明太祖朱元璋首创“风羊火锅”。

在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在清宫中被称为热锅,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作为国宴。

从民国到现当代,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火锅的诗文。一道火锅煮了4000年,中华文化也是一部火锅火化。

壕啊!乾隆爷请客吃火锅

清朝人特别喜欢吃火锅,乾隆爷差不多一天吃三顿。1785年,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北京大雪纷飞,天下四海承平,乾隆帝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这场以火锅为主菜的浩大酒局,“为万古未有之举”。

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士农工商、外藩、蒙古王公、台吉、回部、西南土官等,年过60者约有3000余人,共聚一堂。整个宫内觥筹交错,熙熙攘攘,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皇亲国戚,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赐予大家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这场火锅壕宴用了多少钱?100万两白银,占当时国库存收入2%以上。大概包括食材、酒水和饮料,人工工资,皇帝爷在酒桌上的赏赐,估计还有许多奉诏进京老人的路费。皇帝爷请客,要的是面子,可这路费盘缠也吓人,最远的地方来北京,风餐露宿,路上要两个月。

美啊!藏在诗文里的火锅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描写“金垒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漂,鲜以紫鳞”,实际上说的就是四川的一种家庭小火锅。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是,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清人严融的这两句诗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众人吃火锅的情景。三五知己围炉而坐,看釜中汤滚如雪,听木碳噼啵有声,肉片鲜蔬海味无所不涮其极,猜拳行令无所不乐其极。

“炭黑火红灰似雪”,在皇帝的御宴上,大明孝宗皇帝朱佑樘以火锅为上联,而大才子杨慎的下联也堪称绝妙,“谷黄米白饭如霜。”

《满江红·火锅涮羊肉》晚来骤雨,天欲冷,瑟瑟秋风。看庭堂,笑语欢声,其乐融融。一碗麻酱撒香蕈,三盘肥羊酒满盅。铜锅亮、香汤白雾熏,辣油红;一头沉,自锡盟。黄瓜条,肉鲜浓。韭花香油葱,味各不同。世祖珍馐名千古,高宗盛宴味无穷。看今朝、客满东来顺,真兴隆。

有现代人附和:岁岁涮羊,今又涮羊,家家火锅分外香。一人一碗香调料,酒要干光,肉要干光,下了杂面再加汤。

馋啊!走出诗经的围炉火锅

关雎、采薇、蒹葭、桃夭、子衿、卷耳、偕老、蓼莪[lù é]、绿衣、白驹、鸿雁、柏舟-----

一个个火锅雅间的名字,怎么这么文艺范儿?好多食客挠头说认不完字儿。建议再按阿拉拍数字编排,以接地气。

这些有些生僻的名儿从哪来的?都是从《诗经》而来,围炉而坐吃火锅,诗意盎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围坐享美食,炉火暖真情。花香沁脾肺,园内观美景;火红邀贵宾,锅边论衰兴。

喜欢诗经的女子,给南充人民端出围炉火锅,凭借从业的良心菜,独特的火锅配方,香飘川渝。花园里的火锅,演绎自然田园风情。围炉酒话,闲看人生沉浮。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