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银行数字化转型”论坛 <银行数字化转型建议意见>

11月12日,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论坛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圆桌论坛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主管、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谢绚丽,作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介绍了圆桌论坛的讨论主题为银行数字化转型。

 

参与圆桌论坛的嘉宾包括:中国建设银行数字化建设委员会资深副经理陈光波先生,渤海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赵志宏先生,北京银行数字化战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发展部总经理丁志勇先生,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杨望先生。

 

以下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分论坛的文字实录。

 

主持人谢绚丽:首先请各位嘉宾分享对自己的企业相关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一些介绍,先有请陈光波总介绍一下建行。建行是在国有大行里面率先成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并且已经成功的打造了敏捷高效的IT系统,积极对外赋能,有很多的数字金融方面的成效和成果,请陈总介绍一下建行的数字化转型。

 

陈光波:建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其实跟刚才工行吕首席介绍的数字化转型很相似,应该说大的银行在金融科技的基础上相对来说比较领先,实施路径上面也基本上大同小异。可能相比于其他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大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相对有些优势,大概有五个方面。

 

第一,建行的数字化转型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早。虽然说建行正式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在2023年年初,但是实际上数字化转型的起始,可以追溯到2010年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以及2017年三大战略和2023年新金融理念的提出,前面的三个事情为数字化转型其实奠定了技术基础、业务基础和理念认识上的基础。

 

第二,建设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是起点比较高。建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自上而下的,有顶层设计。从一开始的时候建行就成立了一把手任委员会主任的数字化建设委员会,并成立了相关的推进办公室。第二是有新金融理念,有数字化经营的逻辑指引。为什么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为了服务谁,在这些问题上面,从一开始就有了回答。比如说新金融理念指引数字化转型,是为了解决社会的痛点,在场景方面去做解决社会的问题,服务大多数人的数字化。从逻辑上面,一开始就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是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所以从逻辑上面,从理念上面,从组织上面,一开始就对数字化转型有了一些顶层设计。

 

第三,建设银行数字化转型范围比较广。可能跟工行的数字化转型稍微有些差异,建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从业务发起,业务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而不是从技术发起的数字化转型。建行成立了一个数字化建设办公室,其实是偏业务的部门,负责全行的业务方面的驱动和需求的统筹。另外,数字化转型不是说零售或者是对公,单单从某个业务部门来做,而是覆盖到所有的业务条线,覆盖到所有的业务层级,以及前中后台所有的业务部门,甚至连风险审计,以及保全这些部门,也基本树立了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在具体的经营措施过程中也融入了数字化的打法。

 

第四,建行数字化的技术基础比较好。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和数据应用这些方面,作为大银行有一些优势。通过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实施建设,建设银行积累了一些金融科技的经验和人才,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并把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的经验对外进行输出和赋能。一些国内的大银行,包括一些股份制银行,整体上借鉴移植了建设银行的系统,建行一些模块化的能力已经给国内一千多家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了输出。这是建设银行比起中小银行来说更有能力的一个表现。建行也有一些意愿跟金融同业一起,把数字化能力对外输出。

 

第五,建行数字化转型以生态场景的建设为起点。建行一开始就明确数字化经营核心要义是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从生态场景切入去做数字化转型。

 

主持人谢绚丽:好的,谢谢您。下面请渤海银行的赵行长,您最近好像还出了一本书,《生态银行敏捷进化实践》,所以我相信您在这方面肯定有很多的见解,作为最年轻的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是怎么做的,请您介绍一下。

 

赵志宏:谢谢主持人刚刚提到这本书,这本书的主旨与我要谈的主题有关,因为现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了。党的二十大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关键是科技、人才和创新。这三个要素也在穿越企业的传统边界,已经出现企业内部的跨部门融合,以及跨企业协同的特征。所以说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说。

 

第一,关于科技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生产力。渤海银行正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比如说基于一些科技手段,在没有开设网点的地方与垂直领域平台合作,为农户、为牧民,提供一些普惠个人信贷服务。一些菜农、牧民,还有粮食的种植者都可以从手机银行看到电子记账、交易数量、市场行情。同时因为流转的土地等等其他的风险缓释也获得一些风险控制的能力。其实很多银行业也在借助科技手段做很多这样的事情,对银行自身来说,在获客和客户运营等环节,科技也已经成为银行主要的生产力手段。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异业联盟提供联名会员的静默注册能力,让用户填写一次注册信息就能同时成为商业银行与合作方的用户;银行与合作平台间合理合规开放共享数据,实现联合经营数据分析,更好地帮助双方经营提效;并基于联合会员,在双方共建的APP经营场景载体中,为联合会员客户提供合作方的新功能及应用,以及银行的基金、理财、保险等专属金融产品和定向支付等消费金融服务,实现生态合作方与银行的产品协同交融。这就是我那本书《生态银行》所谈到的开放式数字化转型的特点。

 

第二点,人才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资源。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已经深深影响到企业竞争实力。全球最大的非上市软件公司赛仕软件(SAS)的创始人詹姆斯古德奈特(Jim Goodnight),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常说我95%的资产(员工)每天晚上驾车离开这个园区,而我的工作是保证他们第二天会回来。”员工是什么?是资产(asset),是资源(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如果没有形成员工即资源这个概念,就会背离以人为中心(people-centered)的理念,也很难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也会沦为人力事务管理或人力档案管理。

人才在数字化转型当中非常重要,渤海银行这两年的科技人员增长了5倍。但是科技人才增长再快,也赶不上业务部门需求增长的速度,所以渤海银行在培养内部有一定基础的人进行数据分析学习,建立了初级数据分析师、中级数据分析师、高级数据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的人才梯队。给他们的培训与数字化转型项目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通过科技和数据调动人才的优势,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当然这一点也存在一些忧虑,现在数字化人才的竞争已经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一些高端的量化分析人才的跨企业流动成为了人才市场红海,所以渤海银行正在建立适合极客等人员的交互平台,以及一些企业级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穿梭在业务部门之间,穿梭在平台之间,提升他们的技能,提高企业的向心力。

 

第三,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动力。最近人民银行刚刚发布了金融科技的伦理指引,提出了金融为本,科技为器。其实金融作为风险中介、信息中介、期限中介、面额中介,也包括定价中介,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走到什么程度,这是它不变的神韵。在神韵不变、基础不变的基础上,科技为器也很重要。我们不仅看到北大发布的国内数据,也看到国际上的数据,全球100家银行里面已经有70%的银行通过打造平台的方式,投入场景生态建设。从公开资料里我们也看到,业界不只有一家银行围绕日常服务生活,建立各种各样的手机银行,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态平台,推动平台的企业从寄生嵌入走向共生共建、自建融合的模式。所以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已经走到了一个深水区。包括客户画像、贷款和大额存单的定价、业务营销等等,从过去的千人一面走向千人千面,下一步就是一人千面,在客户消费旅程和企业价值链条中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句话总结,银行数字化转型应该在坚守金融本质的前提下进行跨界协同,通过人才资源的创新活动,释放科技内涵的生产力能量,形成创新第一动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效率。

 

主持人谢绚丽:我们非常荣幸能请到北京银行,北京银行也是城商行中的佼佼者,特别是最近我们了解到北京银行也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霍学文董事长制定了三年时间,推动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达到同行领先水平的目标,所以我们也很期待了解一下我们的战略计划,还有一些举措是什么。

 

丁志勇:谢谢您。我汇报一下北京银行的实践。近几年来北京银行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号召,持续推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的提升,霍董事长到北京银行以后,北京银行成立了以董事长为主任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研究发展部,这个委员会有几大职能,第一个负责制定了三年的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来统领五大转型,打造“一个银行、一体数据、一体平台”的体系。

 

“一个银行”,是强调北京银行的系统化、整体化、一体化。所有的经营、部署、业务、考核、管理、协同,都要以整体发展战略为目标,所有的资源调度都要立足发展全局,从同一个资源分配和响应标准打破服务边界、条线边界、机构边界,为全行一体、总分联动、部门协同、组合金融、服务经营方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体数据”,是强调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应用的集中统一。做到统一数据底座、统一数据入口、统一数据标签、统一数据认证、统一数据存储、统一数据出口,有效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用足用好数据,供全行开展全量数据分析,精准探知经营管理的情况,以及客户需求,为人员的精细化考核提供科学依据,为一线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营销、定制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实现管理安全、统一可信、统一敏捷、统一服务、统一共享的目标。努力营造人人能用数、人人会用数、人人敢用数、人人想用数的用数氛围,最大程度的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一体平台”是强调系统的集成性和先进性。全力打造灵活扩展、安全稳定、生态共赢功能的全域覆盖、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统一金融操作系统(Financial Operating System),具备高并发、高穿透、高协同、高一致、高体验、低耦合、低代码、智能化等“5高2低1智能”特点,实现金融业务在网络中沟通、在数据中穿行、在云端上存储、在云平台落地,切实做到功能全、能力够、效果好。

 

根据董事长的要求和指示,北京银行目前正在建设多个互相联通穿透的系统平台项目。近期,转型办在数据研发中心同步推动了九个工程的实施落地,并成立了敏捷团队,搭建了完善的项目敏捷开发体系。

 

主持人谢绚丽:好,谢谢丁主任。北京银行也在努力的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我们下面请腾讯研究院的杨望秘书长从金融科技公司的角度给我们分享一下,因为我们也知道像腾讯支持了大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业务,所以您那边从另外一个角度如何看待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杨望:好的,非常感谢黄益平老师、黄卓老师和谢教授的邀请。腾讯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给自己的定位其实是作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助手,帮助金融机构能够服务好用户。用户永远是主角,金融机构是服务平台,腾讯则是要做好最佳助手的工作。为了胜任好助手这个角色,腾讯在这些年中打造了四项核心能力。

 

第一项是硬核技术。早期开发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都是服务自身的业务的。像过去的24年时间,每天都在7×24小时进行攻防演练、迭代升级,支撑用户每天无时无刻的线上的社交、视频,以及现在腾讯会议的稳定运行。相信这样的技术能力能服务好消费互联网,而且能够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数字化和产业互联网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第二项是连接能力。腾讯相当于是一个连接器,有强大的连接能力。我们的企业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包括疫情期间非接触式的经济模式下发挥重要价值的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过去十年,腾讯做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