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大健康 ,作者王帆 孙素颖
选择学医又难、又贵,且充满了不确定性,监管还严,为何欧美国家不少顶尖人才挤破脑袋去读医学院?
作 者
王 帆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孙素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近几年,医学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已成高考考生追逐的热点。
从录取的分数来看,不仅顶尖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分数霸榜,而且普通医学院校甚至专科院校的各类医学专业分数也是水涨船高。百度发布的2023高考大数据显示,医学成为热搜学科第一,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十大热门专业断层式的第一名。
“学医热”已经悄然回潮,过去几年新冠大流行让全社会认识到了医生的重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医生这个职业重新擦亮了底色。
对于医生、医学、医疗行业的重视,是一种跨越国家和文化的社会共识。在欧美发达国家,医生往往以高社会地位、权威性、高行业标准,以及高伦理要求区别于其他行业,并颇受民众信任。2023年,全球知名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在全球28个国家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医生是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trustworthy)职业,28国受访者中平均64%的人认为医生值得信任,不仅远远高于对政客的信赖的比例(10%),而且高于对同样作为专业人士的科学家(61%)和教师的信任比例(55%)。
医学院“掐尖”
欧美国家的医学院和专业组织的建立促使医生的标准化培训和认证流程逐步形成,医生的培养轨迹明确而规范,从录取到修读,再到毕业,一名医学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考核。
想要成为一名医生,首先要面临的是医学院严苛的录取门槛。根据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全美只有少量医学院的录取率超过10%,医学院的录取率远远低于美国高校的平均值。美国顶尖医学院则更是“一位难求”,录取比例低得夸张,是绝对意义上的优中选优。比如2023年哈佛医学院录取比例仅有2.3%,低于已经非常低的该校平均录取率3.5%;2023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录取比例为1.1%,远低于其3.68%的平均录取率。可以说医学院招生是在顶尖学生中再次“掐尖”。
这一个个闯关成功的学生经历了怎样的考察呢?根据美国医学院协会数据,2023年入学的医学院新生的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MCAT)成绩和本科GPA,分别平均达到511.9(满分528分)、3.75(满分为4)。而顶尖医学院如哈佛医学院,这两个分数是520.59和3.9。
近乎满分的本科成绩和医学院招生考试的成绩,只是医学院入学的敲门砖,申请者还要通过非常严格的面试,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医学生。这种“掐尖”方式使得美国医学院成为顶尖学生的大本营,也是汇聚最优秀年轻人的平台。
精英化培养模式
不管是英国的医学本科,还是美国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的医学教育,从进入医学院开始到成为独立执业的医生,欧美国家的医学生都需要经历长期的培养过程。以美国为例,美国医学院没有本科教育,想学医的学生需要经过4年本科教育,再在医学院接受4年医学教育。在学期间,大多数学校会要求学生参加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第一阶段的基础医学考试和第二阶段的临床医学考试,毕业后得到医学学位(MD),然后再接受3年-8年不等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参加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第三阶段考试。这种高强度和紧凑的学业压力,对于已经“掐尖”进来的医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即便是美国住院医生的职位,往往也要来一场激烈的竞争,根据学者研究,每一名医学毕业生平均要向26家医院申请,某些专业可能需要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