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审计准则又叫什么名称在审计工作中有何作用

审计准则是一套规范性的准则,它作为进行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的指导,对于维护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独立性、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审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审计目的准则——明确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是发表关于财务报表的意见,根据这个目的,审计人员要制定审计计划,根据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明确审计范围和方式,充分收集依据材料,运用适当审计程序来获得审计证据,并对它们进行评估。

2. 审计计划准则——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要由有关负责人制定并记录下来,此计划应根据审计目的、组织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确定审计范围和方式。此外,审计计划和程序应能够适应不同的组织类型、规模和业务等情况。

3. 审计程序准则——执行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手续、测试和操作,来获得审计证据,以便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作出评价。审计程序的选择和执行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审计目的、以及组织本身的具体情况等综合考虑。

4. 审计证据准则——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证明财务报表公允性、真实性的信息及其来源,是审计结论的重要基础。审计师要通过不同的审计程序来获得审计证据,这些证据必须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5. 审计结论准则——做出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以便做出审计结论。审计结论应明确、明确、准确、完整,有基础的审计证据支持,并符合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的要求。

6. 审计报告准则——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调查,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所做的审计结论的书面表述。审计报告要根据审计标准编制,表述清晰、明确、简练,并要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分别进行编写。

7. 审计程序文档准则——编制审计文档

做好审计文档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审计文档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记录、依据和证据材料。由于审计文档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宣传安排和组织实施审计文档的编制工作。

8. 审计费用准则——合理收取审计费用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难度合理地制定和收取审计费用。审计费用应与工作任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成正比。

9. 审计人员管理准则——管理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管理是重要的组织管理活动,必须安排合理的人员、做好工作标准化、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做好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审计准则的执行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性与公允性审计工作具有重要保证作用。对于相关利益者来说,通过了解、遵守和执行审计准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审计机构进行高质量审计的过程和要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