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第二工业大学 财务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 2014-02-17 09:42:37

前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财政国库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本市市、区、乡三级财政本着“上下联动、统一模式、分步推进、稳步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深化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广大预算单位对改革的认识,特印发此册,供大家学习参考。

 

l  什么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实现财政资金使用由“中转”变“直达”,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效保障了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l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预算单位主体地位“四不变”,即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权和财务管理权不变。

 

l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资金范围是什么?

本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资金范围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和财政专户管理的财政资金。

 

l  什么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存款账户),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专户,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等。

 

l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如何开设?

预算单位只能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和一个专用存款账户,且应开设在同一家商业银行。账户的开设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主管单位进行审核,经财务部门批准后,通知代理银行办理。具体开设程序及所需材料见《银行账户管理办法》。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应归口至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单位财务部门以外的内设职能部门,未经财政批准不得开设零余额账户与专用存款账户。

 

l  什么是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直接支付是指以批准的预算和用款计划为依据,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l  哪些支出应当采取财政直接支付?

根据本市市级财政部门的规定,以下支出应当采取财政直接支付:(一)纳入财政统发范围的人员工资、津补贴和离退休人员补助款;(二)非集市采购的政府采购支出;(三)其他按规定应纳入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的各类支出。

 

l  财政直接支付的程序是什么?

预算单位按有关规定提出支付申请, 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通过后,由财政部门在开具直接支付指令发送至银行,银行根据直接支付指令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

 

l  什么是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用款计划,自行签发支付指令,从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中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

 

l  哪些支出应当采取财政授权支付?

除按规定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外的其他财政支出,预算单位均可以通过财政授权方式实现资金支付。

 

l  财政授权支付的程序是什么?

预算单位依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额度,自行向代理银行开具支付令,代理银行先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支付,在当天业务结束后再与国库进行清算。

 

l  什么是用款计划?

用款计划是支出预算的执行计划,由预算单位依据财政部门批复的年度部门预算数(含调整预算数),按照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分资金性质编制。经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是办理各项财政资金支付的依据。

 

l  为什么要编制用款计划?

编制用款计划是部门预算指标转化为预算单位用款额度的必须阶段。经财政部门批复下达后,用款计划形成用款额度,预算单位才能据以进行支付。

预算单位按季分月编制用款计划,可以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前分析预测预算执行进度。同时,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汇总情况、实际执行进度与库款存量变化与结构变动进行动态规律分析,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现金流量预测水平。

 

l  什么是用款额度?

预算单位编制的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批复下达后,即形成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用款额度是控制预算单位、财政部门资金拨付金额和内容的依据。任何预算单位、财政部门都不得超用款额度和内容拨付资金。

 

l  改革后,预算单位的对账工作要注意什么?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预算单位要注意做好日常对账和年终对账工作。进行对账时,要注意核对科目和金额等信息。

 

 

 

 

 

上海市财政局

2013年12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