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专题讲座: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时间要求>

专题讲座: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主讲人:赵梦

一、解读全媒体时代

(一)什么是全媒体

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全媒体”的新闻生产既包括文字、图片、影像、音视频等传播介质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各种类型媒体机构属性和职能的融合。 

(二)在全媒体时代,媒体的运作模式、传播模态、权力关系和舆论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舆论新格局

1、运作模式改变: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机制以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来分别展开,而当今“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常态模式。比如我们现在所说《人民日报》已经不再是一张报纸,其主要收入来自于网站及其各种类型的衍生产品。

2、传播模态改变:从“广播”过渡到“窄播”,现在出现了“互播”。传播学上讲的“广播”是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今天我在这里讲课就是“广播”。我是一,大家是多,这是一种单向的、一对多的信息传递。“窄播”就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的信息传递,比方说现在的“数字电视”就是一种“窄播”。数字电视有上百个频道供大家选择,有人喜欢看女性电视台,有人喜欢看动物世界台,有人喜欢看体育台,这就叫“窄播”。在互联网、手机3G、4G时代到来以后,窄播又演变为互播,受众即接受信息的一方不再是被动的个体,而是成为信息的生产主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负责人”情况的出现,就是“互播模态”的具体体现。

3、权力关系改变: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权。广播模态中体现的权力关系是“我说什么你就得听什么,我播什么你就得看什么”。但是在互播模态中,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2009年元宵节之夜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地的大火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是从广播模态转换到互播模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广播时代,新闻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新闻,发生了马上让大家知道,一种叫旧闻,发生了一个星期以后让大家知道。当然还有许多“不闻”,根本不用公众知道。中央电视台有24小时直播的新闻频道,如果在现在有此类的突发事件,那么一定会有直播报道,至少是有字幕滚动播出。但是在当时,大火发生2天后,我们才看到了一条不到三分钟的口播新闻,没有画面,更谈不上现场。央视在报道这场大火时,沿袭的是“广播”模态,从主观上说,他们希望用“旧闻”和“不闻”的方式淡化处理。但是,在这场大火发生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广播的时代,我们进入到了“互播”的时代。北京一位房地产商,他的办公室正好坐落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对面。所以他从办公室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对面火光熊熊的场面。他打开电视机,新闻频道播的是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而且是现场传回的报道,与很多观众一样感到十分不理解。他觉得一个电视台怎么可以千里迢迢地送记者去直播澳大利亚的大火,而对它眼前的这场跟它自身利益相关的大火却视而不见呢?所以他要打破这种信息垄断。于是他架上一个三脚架,放上他的3G手机,再连上他的博客,开始直播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地的大火。实际上,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