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增就业和新就业的区别是什么>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2月26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副部长游钧、副部长李忠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主席台。(焦非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的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各位领导。大家知道,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保障是人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人社部的工作实际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今天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先生出席发布会,与各位见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同张纪南部长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两位副部长,一位是游钧副部长,一位是李忠副部长。

下面,我们先请张纪南部长介绍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张纪南: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今天正好是元宵节,也借此机会祝大家节日快乐!

2023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就业方面,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平均5.6%,低于预期调控目标。

一是创新用工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迅速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帮助上万家医药物资生产等重点企业解决急需用工超过100万人。通力合作“点对点”组织运送600多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

二是实施“减免缓降返补”政策组合,有效缓解企业困难和压力,稳住就业存量。全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为企业减负1.54万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近1000亿元。

三是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去年年底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农民工总量恢复至上年的98.2%。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24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

四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组织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和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累计提供各类就业服务超过1亿人次,各类补贴性培训超过2700万人次。发布25个新职业信息,颁布56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技能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近期,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过年。大数据显示,有8700多万外出农民工在就业地过年,比上年增加近4000万人。

图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徐想 摄)

在社会保障方面,一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99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7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68亿人,较上年度均有增加。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99%。二是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2万亿元,总支出5.75万亿元,累计结余6.13万亿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面实现。基金中央调剂力度持续加大,跨省调剂基金1768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全面启动,合同规模1.24万亿元。三是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建立退休人员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惠及超过1.2亿退休人员。为近1.7亿城乡老年居民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四是持续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推进相关服务事项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跨省办。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供9类28项全国统一服务,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3.35亿人,电子社保卡签发超过3.6亿张,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去年,在形势极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网进一步扎牢,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谢谢!

陈文俊:

谢谢张部长,下面请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图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邀请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对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部分群众受到影响。我国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任务,都把就业放在了首位。请问张部长,去年就业工作总体情况如何?您怎么看待今年的就业形势?谢谢。

张纪南:

谢谢你对就业问题的关心。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这对就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滑,调查失业率也急剧攀升。去年2月份的调查失业率达到了6.2%,是历史最高值。面对异常复杂的形势,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最后实现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看新增就业人数。去年完成了1186万人,超过了900万的目标任务。二是看调查失业率。去年2月份达到了6.2%,以后逐步回落。去年年底是5.2%,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年平均是5.6%,低于6%的控制目标。三是看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去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全国农民工总量2.86亿人,略有下降。但是,在农民工总量下降的情况下,贫困劳动力的务工规模达到了3243万人,不降反增,超过上年的10%,这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

就业工作取得这样的成效实属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把就业放在了“六稳”“六保”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同时,得益于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制度优势,各地区、各部门同向发力,齐心协力,形成了稳就业的强大合力。也得益于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保证了复工复产,这是稳就业的前提。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去年突破性的政策就有28项,为市场主体减压,尤其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为稳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得益于广大企业和劳动者相互支持理解,共克时艰。去年劳动关系总体平稳。

关于今年的就业形势,我们总的判断是,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仍然在1500万人左右,今年的高校毕业生909万人,达到新高。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也就是说,一个技术技能人才至少有2个岗位在等着他。三是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国际疫情还在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比较大,给今年的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在以下五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着力稳定就业岗位。通过保市场主体来稳住就业的基本盘。去年的政策尽管有一些退出,但是还有不少政策在继续实施,比如说吸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我们要落实好这些政策。二是着力抓好重点群体。重点群体稳,就业就能稳。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帮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三是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微企业,支持劳动者创业,完善灵活就业的劳动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四是着力加强职业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五是着力强化兜底帮扶。重点对城市困难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就业帮扶,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社保卡是政府民生服务的主要载体,据了解,我国已有超过13亿人领取了社保卡,请问社保卡具有哪些功能?我们用社保卡可以享受到哪些便民服务?谢谢。

张纪南: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实在,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社保卡,知不知道社保卡有多少服务功能。这个问题,我们游钧副部长是分管这方面工作的,请游钧给大家作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游钧:

好的,谢谢你对社保工作的关心。刚才纪南部长问大家有没有社保卡,我想在座各位朋友都和我一样,都有这么一张社保卡,它的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1999年在上海首发,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卡。到去年底,全国社保卡的持卡人数已经达到了13.35亿人,也就是说,全国有95%的人都有了社保卡。出生即参保,参保即发卡。有了社保卡,就有了社会保障“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所以社保卡是人民群众享有社保权益的凭证。目前,社保卡承载的服务已经达到100多项,涵盖了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

图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徐想 摄)

首先,社保卡是一张办事卡。你可以凭着社保卡进行参保登记、账户查询、待遇申领,社保卡与就业创业证“证卡合一”了,你可以用社保卡办理失业登记,享受就业服务。在社保关系转移、待遇资格认证等一些“跨省通办”的业务中,社保卡更是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实现了业务通、地域通。

社保卡又是一张银行卡,现在社保卡都加载了金融功能,你可以把社保卡当作一张普通的银行卡来使用,存款、取款、转账、消费。既然是一张银行卡,你就可以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失业金、工伤津贴和就业补贴,简化了申领手续。还有很多地方把惠农惠民的补贴资金通过社保卡的账户来发放,高效便捷,还避免了冒领截留。

社保卡还是一张就医卡,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医保卡,老百姓看病买药都是用社保卡进行结算,减少排队,无需垫资。

社保卡更是一张民生卡,现在越来越多地方都正在推动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模式,你可以用社保卡来乘公交、借图书、逛公园、进博物馆,实现智慧城市“一卡通”。

现在社保卡还有了电子卡的形式,也就是把社保卡的功能装进大家的手机里,扫码认证身份、扫码移动支付、线上查询办事,目前已有超过3亿多人领取了电子社保卡。你可以用手机直接办理社保查询、失业金申领等40项全国“一网通办”的业务,既方便又安全。这里我也想友情提示一下,还没有申领电子社保卡的朋友,你可以拿起手机,动动手指,点开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者点开支付宝、微信、各大银行的APP,即刻申领使用。

正是通过社保卡,我们实现了人社业务的高频事项快捷办、关联业务打包办,方便老百姓“一网、一门、一窗、一次办”。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社保卡的应用范围和功能,推动实现居民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一卡通办”,使群众使用社保卡更贴心、更方便、更快捷。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请问目前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情况如何?谢谢。

张纪南:

这个问题跟社保密切相关,请游钧副部长作具体回答。

游钧:

好,谢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国际经验也表明,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更具风险可控和可持续性。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三个层次中,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了,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平台,目前已覆盖近十亿人。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且在逐步完善,目前已经覆盖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层次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确实,第三层次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目前还是个短板。

近年来,我们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下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第三层次制度模式。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思路。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下一步,我们将抓紧推动,尽早出台,尽早实施,满足多样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中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请问在这方面今年有哪些考虑?谢谢。

张纪南:

下面这个问题跟就业直接有关,我们分管就业的李忠副部长来了,请李忠同志解答一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李忠:

好,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确实是就业领域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刚才纪南部长在回答中已经提到了相关内容。

我国目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一些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有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岗位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不匹配,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不适应岗位的需要。同时,我国技术工人是普遍短缺的,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就业领域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既可以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又可以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些年,我们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措施包括,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型学徒制,完善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健全技能竞赛体系,加大表彰激励力度等。经过努力,我们国家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了2亿人,占就业总量的比例从前几年的20%提高到了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28%,我们预计年底前这个比例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图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徐想 摄)

今年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增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质效上下功夫。刚才纪南部长介绍了我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今年是最后一年。前两年开展的补贴性培训超过了4000万人次,培训的数量应当说是很可观的。下一步关键是提升培训质量,所以我们把三年提升行动在今年特别定位为“技能提升质量年”,重点是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合理延长培训时长,合理确定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全面实施实名制管理,着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在推进职业技能竞赛上下功夫。大家也都关注到了,去年底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的举办,带动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