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听见别人吧唧嘴就恼火?不是矫情,是精神病<安徽人吧唧嘴>

听见别人吧唧嘴就恼火?不是矫情,是精神病

恐音症非但不“搞笑”,还会让许多患者因此丧失社会功能,感受到极大的痛苦。据估计,有20%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恐音症。

2023年搞笑诺贝尔奖线上颁奖礼,真正的诺奖得主(2007年经济学奖)埃里克·马斯金亲自颁奖。|来自网络

作者 | 唐义诚

上周(9月17日),第30次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网上非常隆重地举行了,能和诺贝尔奖发生不正当关系,想必得主们很荣幸。

虽然“搞笑诺贝尔奖”听起来是个不太正经的奖项,但它可不是恶搞大赛,颁发对象都是真正的科学。这些研究看起来无厘头,甚至有点重口,但都是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做出来的。“看似让人发笑,实则引人深思”是搞笑诺贝尔奖的宗旨。

比如今年的医学奖,就给“杂音不耐受者”下了无情通牒:是病,得治。速来自检一下。

极端厌恶某种声音,你可能得了恐音症

在今年的搞笑诺奖中,3位精神科研究者将“恐音症”带入了公众视野。

他们调查了42位患者,发现81%的人受不了吧唧嘴的声音,64%的人讨厌别人呼吸的声音过大,59%的人受不了别人敲键盘的声音。这种“受不了”的情绪,已经上升到了“想打人”的程度。

研究者们最后得出结论,极端讨厌这些特定声音,其实是一种新的精神障碍——“恐音症”。

恐音症,听了想打人(众:正常人也想打人)。|来自网络

恐音症非但不“搞笑”,而且还会让许多患者因此丧失社会功能,感受到极大的痛苦。因为他们讨厌的声音,都是人类产生的;动物的声音,或者病人自己的声音,都不会引起同样的痛苦。

恐音症患者听到讨厌的声音后,通常表现为烦躁,然后迅速转变为愤怒,甚至是攻击性情绪。吃东西、嚼口香糖和在键盘上打字的声音都是常见的触发因素,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虽然恐音症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还没有官方标准,而且很容易被患者忽略,但是一项针对全球近50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有20%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恐音症。可以说,恐音症是一种被人小瞧了的精神疾病。

恐音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从轻度的不耐烦,到使人神经衰弱,都有可能。有些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自己的症状,也有人甚至无法忍受基本的社交场合。

对比普通人和恐音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引起恐音症反应的声音都是触发性的,譬如正常的咀嚼声和电话铃声。一般的背景音,以及所有人听了都会不快的声音,则不会引起差别。

这种声音,就不会引起什么差别。|来自网络

在听到触发声音时,恐音症患者大脑中的“前脑岛皮层”的活动变强了,同时伴随着皮肤电信号的增强和心率的升高。并且,患者越是感觉某一个声音刺激能够引发恐音症反应,前脑岛皮层就越是活跃,对这种声音的情绪反应也就越激烈。

“恐音”的本质,是一种强迫症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恐音症?这需要归咎于我们内心的强迫性倾向。对许多恐音症患者来说,他们越是想要忽略让自己厌恶的声音,就越是会在这种声音上投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