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2023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报告

来源:艾瑞咨询时间:2023-10-24 15:33:26作者: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痛点与需求特征,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化转型发展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发展现状概括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趋势。

中小微企业生存及数字化转型困境

中小微企业概念界定:平均营收小于4亿元,平均从业人员低于600人的市场主体。

中小微企业的社会意义:国民经济重要构成,对稳就业、促创新、提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国民经济稳定的促进因素:中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呈现“5678”特征。贡献税收超过50%,GDP占比超过60%,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0%,吸纳就业超过80%。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对缩短收入差距、解放与提高生产力、提升经济质量的影响均十分重大。

中小微企业分布特征:中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多数,集中于人力、技术密集型行业。市场主体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新增市场主体2887. 2万户,同比增长15. 4%。市场主体总量相较于2012年底的5494. 9万户增长了2. 8倍,年均增长12. 1%,其中企业年均增长15. 1%,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10. 9%。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比例超过99%。行业分布广泛,多集中于人力、技术密集型行业: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在第三产业中餐饮零售及信息技术行业占据主导。

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力:政策引导,聚焦科技创新与降本增效,驱动中小微企业发展。

中小微企业发展阻力:宏观经济发展放缓,中小微企业资金、人力、经营等压力提升。

数字化转型是中小微企业破除阻力关键:突破企业发展瓶颈,降低外部环境依存度,构建长效竞争力。对中小微企业自身价值: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模式仍以外部政策引导和国家机构帮扶为主,部分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等、靠、要”模式,单纯依靠政府支持促发展,而企业缺乏长效发展的内生因素,通过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从由外部因素驱动企业发展,转变为内部能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外部环境依存度,扩展企业生存空间。对数字经济建设价值:国家数字经济建设进入加速期。从2023年起,国家发改委提出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建立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撑保障等内容。随着各行业数字化升级的进程加快,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数字化建设程度,将更加显著地影响我国整体数字经济质量。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讨论

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面临资金、人才与数据资产少的问题,采购考虑轻量、低门槛。根据研究机构测算,中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为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而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境则更加突出。这些企业大多对数字化的了解程度较浅、网络设施配备少、应用基础薄弱,企业往往需要进行多轮调研评估才能确认自身需求与产品、技术的选择,但对于缺乏IT人力的中小微企业,从前期选型到接入业务全流程都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加之规模所限投入成本较少,无论是对产品的应用还是平台的搭建都较难上手,在产品与服务的选购中也难以抉择。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特征:数字化转型工具需匹配阶段性差异,兼顾内部管理和外部扩张。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关注重点存在差异,对此,可从初创期、探索期、发展期和扩张期四个阶段分析企业数字化需求的特征。对初创期企业而言,“存亡”是最大的问题,因此企业十分重视成本,公司业务尚处于萌芽期,此时数字化所涉环节较少。进入探索期的企业开始获得一些新的增长点,主营业务也保持不错的势头,从此到发展期初期,都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集中在如何获得增量市场,自身业务体系不断壮大,期待短期投入以收获成效。正式进入发展期后,企业开始关注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而成熟期的企业则更看重资源配置优化和组织系统,寻求服务商更具开放的生态,将数字化融入企业的“毛细血管”,从成本管控、效率提升、资源拓展、架构灵活、创新赋能等方面综合实现企业发展质量的进阶。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相比传统模式,SaaS模式更契合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特征:数字化需求随业务稳定逐步提升,整体呈现阶段化特征。目前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按企业业务数字化程度可分为两种类型:数字原生型企业和传统企业。其中,数字原生型企业指初创期时即产生数字化概念,各系统底层打通,对数字化的需求在于随企业生命周期选择哪些合适的产品。而传统业务型企业是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传统企业,正在向线上业务转型。对数字化的需求在于如何实现业务标准化和联通底层数据。对数字原生型企业来说,数字化的概念已渗透进企业基因,对数字化的需求经历了降本、提高灵活性、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决策四个阶段。对传统企业来说,伴随企业成长,系统底层数据联通和应用的概念逐渐深入,打通数据壁垒、衔接底层数据、数据价值挖掘和数据赋能决策是企业实现数字化的阶段性诉求。

数字原生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注重选择契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低标准SaaS产品,初创期仅需基础企业服务,探索期需要轻量经营管理SaaS。发展期应用SaaS产品辅助经营和节资,扩张期通过SaaS实现协同提效和决策支撑。

传统业务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打通企业内各系统隔阂,应用SaaS提升IT基础设施的联通性。业务向线上迁移,便于一体化管理、促进流量转化。

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现状:整体规模约538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以34%的复合增速扩张。经过2018年的市场回暖和2023年增速小幅回落,受疫情推动2023年SaaS市场增速再度上扬。2023年SaaS市场规模达538亿元,同比增长48. 7%.现阶段资本市场对SaaS的态度更加理性,各细分赛道发展也逐渐成熟,预计未来三年市场将维持34%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

中国中小微企业SaaS产品应用效果:中小微企业对商业增长SaaS的应用成熟度普遍高于75%,且87%企业认为近2年对商业增长SaaS的投入能带来额外收入。

云市场赋能中小微企业全面数字转型

云市场概念界定:聚合数字化资源,服务企业客户的一站式平台。云市场:由云厂商搭建,聚焦于服务企业客户的第三方软件与服务交易平台。通过连接用户、开发者、产品、技术、服务、渠道等不同伙伴,聚合数字化工具与资源,拓展云计算生态,提升云服务价值。

云市场发展历程:从“应用商店”到企业数字化“生态平台”。萌芽期:在云计算发展初始阶段,早期的云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