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第十六届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名单正式发布(附名单)<广东省企业100强名单公示>

第十六届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名单正式发布(附名单)

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省市 主要产品 营业收入(亿元) 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8433.24 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6177.34 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5806.45 4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5012.33 5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摩托车 3707.22 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3308.18 7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辽宁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1811.30 8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1764.22 9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1158.54 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962.11 11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740.20 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649.94 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482.34 14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339.53 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乘用车,汽车零部件 321.48 16 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178.91 17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 商用车 116.16 18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89.10 19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67.41 20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63.83

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三十强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省市 主要产品 零部件业务收入(亿元) 1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汽车零部件 2164.67 2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汽车零部件 1440.23 3 万向集团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716.22 4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汽车零部件 631.38 5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617.00 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汽车零部件 457.88 7 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市 汽车零部件 355.00 8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广东省 汽车零部件 319.11 9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省 汽车零部件 294.90 10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276.00 11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 汽车零部件 230.60 1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市 汽车零部件 221.60 13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 汽车零部件 219.20 14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215.00 1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汽车零部件 189.57 16 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汽车零部件 182.74 17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180.01 18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 汽车零部件 172.35 19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汽车零部件 171.64 20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170.93 21 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 汽车零部件 170.15 22 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 汽车零部件 169.57 23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 汽车零部件 161.70 24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汽车零部件 143.40 25 敏实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汽车零部件 131.98 26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省 汽车零部件 131.51 27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河北省 汽车零部件 131.51 28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江苏省 汽车零部件 125.90 29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汽车零部件 107.36 30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 汽车零部件 95.22

注:个别企业数据为汇总口径。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2979.0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23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榜首位,排名第二到第五位的是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645.97亿元)、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1417.27亿元)、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878.14亿元)、三一集团有限公司(875.76亿元)。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8433.24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榜首位,排名第二到第五位的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6177.34亿元)、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5806.45亿元)、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5012.33亿元)、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707.22亿元)。

今年首次增设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三十强榜单,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2164.6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三十强榜首位,排名第二到第五位的是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440.23亿元)、万向集团公司(716.22亿元)、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631.38亿元)、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17.00亿元)。

2023年,机械工业(不含汽车)规模以上企业72547家,机械百强企业数量仅占全行业比重0.14%,营业收入占比14.69%,利润占比14.68%;机械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8.72%,比全行业(不含汽车)增速(5.18%)高3.54个百分点,机械百强新增营业收入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3.9%;机械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合计同比增长17.13%,比全行业(不含汽车)增速(4.11%)高13.02个百分点,机械百强新增利润对全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54.43%。

202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5.1%;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利润1.32万亿元,同比下降4.5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8%,高于全国工业0.22个百分点。

2023年,机械工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条件下,也呈现出主要经济指标回稳、降幅逐步收窄的积极态势。其中农业机械、能源装备等行业逆势增长,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超过25%。今年1-7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增速由负转正,比上月回升2.7个百分点,并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

谈到2023年机械工业发展趋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指出,鉴于二季度以来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基本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已实现大幅回升;下半年行业发展环境总体向好,同时占机械行业的80%以上主要分行业走势趋向改善。预计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走势,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将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1

END

1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