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丰子义:“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的概念解释>

丰子义:“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作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二是作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世界历史理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两个特点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正是借助于“世界历史”的方法与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刻的剖析,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资本主义的起源: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在历史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的。”[4](P784)为什么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主要是由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所导致的大规模的原始积累而引起的。“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4](P819)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资本的快速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4](P822)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劳动者被剥夺的过程,而这种被剥压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4](P785)

可见,资本主义的出现尽管有赖于封建社会的长期积累,但更直接地取决于近代以来以殖民制度为主的原始积累。没有殖民者世界性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就没有资本主义的生成和确立。从此意义上来说,世界历史的出现,确实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2)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动力:资本的本性

既然资本主义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出现,那么,世界历史又是怎样形成的?就其世界历史的开创而言,当然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的结果。问题是,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拼命“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的本性就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会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个世界和所有生产方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在民族社会内部,资本把任何劳动都变为雇佣劳动,并打破生产和交换上的一切行会限制和地方限制;在国外,资本通过国际竞争来强行传播自己的生产方式,使世界所有的生产方式服从自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资本必然拼命扩张,从而使生产和流通也不断处于扩大的运动之中。因此,“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P391)

资本虽然最初是从商品流通领域起步向世界发展的,但随着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必然会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使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日益具有国际性,并使各国经济连为一体。在这里,“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1](P178)以致“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4](P831)所以,资本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的形成史。

(3)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市场

从形式上看,马克思在自己的经济学研究计划中是把世界市场作为理论的归宿,但在具体认识上,则是把世界市场既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又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大批人身自由的劳动力,二是要有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在这两个条件形成过程中,对外经济交往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外经济交往大大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直接后果是小生产的分化和大批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的出现。另外,海盗式的对外贸易以及奴隶贩卖、殖民地贸易,攫取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准备了大量财富。所以,“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3](P264)

世界市场的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而且对整个经济运转起着有力的保障作用。离开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寸步难行。一方面,生产的发展不仅要求从国内,而且要求从国外取得工业原料和粮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一个国家自己不能把资本积累所需要的那个数量的机器生产出来,它就要从国外购买。如果它自己不能把所需数量的生活资料(用于工资)和原料生产出来,情况也会如此。”[5](P560)另一方面,国内生产的大量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以外,还需要通过贸易销售到世界市场上,“如果某个国家闭关自守,那么,它的剩余产品就只能以这一剩余产品的既有的实物形式消费掉。在这个国家中,剩余产品可以交换的范围就会受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数量的限制。这种限制通过对外贸易才能消除。”[6](P147)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来说,世界市场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4)资本主义的国际矛盾:国际交换与国际剥削

在世界市场条件下,国际交换得到了普遍发展,因而商品的价值及其实现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商品的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在国内交换中,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世界市场上,则取决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就使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同量商品具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二是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一般说来,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国际价值,但在真正的世界市场交换时,商品交换的基础则是国际生产价格,即由商品的国际平均成本和国际平均利润而构成的一种市场价格。这就使各个国家要生产出同等数量的生产价格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平等的。三是货币转化为世界货币。各国货币进入世界市场,必然要求把国内货币转化为世界货币,这样的货币真正体现了货币的“一般性”本质。

国际交换虽然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不同国家来说,这种交换并非是等价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对此作过比较具体的说明:“两个国家可以根据利润规律进行交换,两国都获利,但一国总是吃亏……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不过这里的尺度不同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的尺度。”[7](P401-402)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又做过这样的说明:“即使从李嘉图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或者说,不同国家的工作日相互间的比例,可能像一个国家内熟练的、复杂的劳动同不熟练的、简单的劳动的比例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甚至当后者……从交换中得到好处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8](P112)这里所讲的剥削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剥削,显然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马克思认为,这种交换虽然是不平等的,但它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国际间发生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这里的交换尺度是国际价值而不是国内价值,发达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因而它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一产品的国内价值要低于其国际价值,最后便可以用少量的劳动换取不发达国家大量的劳动。不过,应当看到,价值规律虽然没有被违背,但确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变化”。即在国内市场,价值规律可以充分的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变化,逐渐消除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差异,使生产率较高的生产者无法获得相应的交换优势;而在国际交换中,由于供求关系变化缓慢、生产要素流动困难以及国与国之间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超额利润,而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交换会长期存在下去。

(5)资本主义对待世界经济的双重手法: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并不是各个国家利益均沾,而是有损有益。这样,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上,必然会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并交替使用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两种手法和政策。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就充分注意到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的实际影响和重要作用,认为在资本主义刚刚脱胎于封建行会束缚,开始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进而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时,大多数国家一般都倾向于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保护的办法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实行保护关税,在殖民地市场上实行垄断,在国外市场上实行差别关税。总的说来,“工场手工业一般离开保护是不行的,因为只要其他国家发生任何最微小的变动都足以使它失去市场而遭到破产。”[9](P112)

但是保护关税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相容的,因而不是其发展的正常条件。相反,“自由贸易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条件。只有实行自由贸易,蒸汽、电力、机器的巨大生产力才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10](P416)资本是天生的自由派,它要排除一切影响自己前进的民族障碍和地方障碍,它要取消一切妨碍它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关税、捐税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失去了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命力也就趋于枯竭。

实际上,无论是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还是实行自由贸易,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世界市场的手法和政策。而对于工人阶级来说,二者的实质和结局是一样的。不过,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相对于保护关税,自由贸易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从此意义上说,自由贸易是进步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我们赞成自由贸易,因为在实行自由贸易以后,政治经济学的全部规律及其最惊人的矛盾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广的区域里,在全世界的土地上发生作用;因为所有这些矛盾一旦拧在一起,互相冲突起来,就会引起一场斗争,而这场斗争的结局则将是无产阶级的解放。”[11](P295-296)

(6)资本主义的世界图式:中心与外围

全球化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矛盾、冲突的历史。在以往正统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中,这种矛盾冲突都被抹煞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美妙乐曲。这一理论主要以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代表。

马克思并没有否定自由贸易的历史进步性,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