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胡润发布了《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其中提到了财务自由的门槛——一线城市的高净值人群认为1.3亿可以达到财富自由,二线城市是8000万,三线城市认为6000万可以达到财务自由。报告还显示,42%的受访者表示财富自由后想环游世界,另外,选择购置房产、划分给家人、慈善捐款排在其后。
胡润的报告称,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想要财富自由,最少需要1.3个亿。这笔钱包含两部分,一是两套房子,一套是自己住的别墅,一套是给父母住的120平房子,加起来就得8千万,二是投资,5000万的本金,年7%左右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就能保证年200万往上的投资收益作为生活支出。看到这个数字和分析,想必很多人都惊掉了下巴,难道财富自由对于平凡人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吗?
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安德鲁哈勒姆认为,一个“有钱人”(财务自由)至少应该满足如下两个标准:1、可以选择不工作,而不必为了生计而担忧。2、所持有的投资,可以保证终生都有两倍于本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收益。2023年,北上广深3口之家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24-50万元。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投资年收益如果能持续超过50万,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就可以算一个有钱人。
我觉得,在北上广深实现财务自由,实际的门槛并没有胡润报告里提到的那么高,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可实现财务自由:有社保(提前离职也可以继续缴纳社保),有一套还款完成的住房加一千万现金(一半人民币一半美元,即500万人民币和70万美元),即可在北上广深实现财务自由。
有社保和住房保证了医疗和居住不会出现大问题。
一千万现金保证日常生活不会出大问题,分别持有美元和人民币是为了预防货币贬值,主要是预防人民币贬值,例如国内突然出现大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总资产不会大幅贬值。
这一千万现金里,人民币的部分,可以投入稳健类的理财(债券、信托、优质股票或优质基金等),美元部分,可以购买优质美股(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等)或者指数基金(标普500指数基金或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等),假设收益率为7%,通货膨胀率为2%,每年生活支出控制在50万元以内,即可一直持续下去。计算公式是:每年消费现金÷(7%-2%)=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最少现金量。
如果一个人衣食住行无忧,每年都不用工作,每年的消费额度控制在50万元以内,这大概就可以算得上进入财务自由的门槛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