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中国纳税前十名企业互联网头条<中国纳税省前十名>

中国纳税前十名企业互联网头条

从2015年京东在年会上宣称未来京东“要实现万亿销售收入,未来员工人数超60万,做全球贸易规则制定者,成为一家‘国民企业’”以来,京东就一直想要从“国民企业”的标签上靠。

在2017年的618和以及双十一,京东方面公布下单额分别是1199亿元和1271亿元,虽然并不是一天的成交额,而且被一众网友吐槽数字水分严重,但是也很可观了。在漂亮的数字面前,京东又开始把自己往“国民企业”的人设上强化。

而刘强东口口声声强调的“国民企业”究竟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对于国民企业定义,还真的没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说法。那么我们就姑且按强东哥自己订的标准,来衡量下京东究竟够不够格、当不当得起“国民企业”的称号吧。

强势如我东哥,曾说纳税是成为国民企业的五项硬性指标之一。

然而,核查下京东近几年的财务情况就发现,这个“国民企业”缴税额度几乎为零。从成立以来,亏损一直就伴随着京东。《财富》杂志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亏损榜显示,2014年京东亏损约25亿元,2015年亏损额为50亿元,2016年亏损93.7亿元,“亏损王”名副其实。

与京东连年亏损的财报相对应的,是刘强东花4亿私人飞机曝光,奢华大气。

虽然刘强东豪言“用今天的亏损换来明天别人无法超越的优势”,但是连续十几年的亏损状态实在让投资人难言信心。

而说回纳税,据网上资料显示,京东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非常有限,2014年前三季度总共缴了407万元。而且绝大部分是增值税,大家知道增值税全部是消费者承担的,所以京东的实际纳税贡献为0。

有网友调侃“所以(亏损王)榜首还带这等福利?”

在一次年会上,刘强东说2014年京东纳税46亿,2015年京东创造税收将近100亿元。东哥说,如果这笔销售税不交的话,2015年净利润就是100亿以上。然而,较真的网友马上不乐意了,《刘强东5000亿元税收真相:京东几乎从未纳税》的文章在网上疯传开来。

除了这篇文章指出京东缴税方面的漏洞外,还有网友从分析京东作为一般纳税户需要缴纳的税种等分析,据其介绍,京东需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印花税等,还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作为一般纳税户,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和缴税的大头。企业所得税是利润额的25%, 京东由于连年亏损,所以这部分税可以说没有。而增值税主要出自消费者身上。

另外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并不是企业在缴税,而是企业员工个人缴税,东哥把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算入企业总账,不准确。

那么问题来了,东哥所谓的“2014年缴纳了46亿”扣掉个人所得税,剩下的增值税,怎么算出来的46亿?而且东哥说如果2015年100亿的税不交,就有100亿的纯利润,也不知道用哪个算盘算出来的糊涂账。

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来看,京东排名第四,但在这中国100强互联网企业中,京东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排在倒数第二位!试问,国民同不同意京东成为“国民企业”?

在2016年,刘强东还表示成为“国民企业”必须要纳税超100亿美元以上。而从前几年的纳税水平来看,明显京东离这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东哥为何不自己降点标准,反正“国民企业”也是你定义的。

东哥总试图给京东戴上“国民企业”的高帽子,但如果作为“国民企业”一年纳税才几百万,在百强企业里垫底,这个“帽子”是不是有点水分太重,或者说有点廉价?

自信满满的东哥还豪言,有一天京东销售收入超过一万亿,平台收入三万亿,就将直接缴税700亿,间接纳税5000亿。

而这个梦想,目前还停留在PPT阶段。什么时候能照进现实,还真的不好说啊!

其实缴税本来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拿来吹嘘和炫耀本来就有失风范,像东哥这样混淆视听、“欲盖弥彰”的报账法实在让人无语。

有网友戏言:你跟他谈盈利,他跟你谈缴税;你跟他谈缴税,他跟你谈就业;你跟他谈就业,他跟你谈英文;你跟他谈英文,他跟你谈绯闻;你跟他谈绯闻,他给你一嘴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